杂交粳稻甬优8号超高产形成规律与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8
作者
周有炎 [1 ]
沙安勤 [1 ]
樊宝贵 [1 ]
王洁 [1 ]
龚金龙 [2 ]
龙厚元 [2 ]
胡雅杰 [2 ]
明庆龙 [2 ]
刘国林 [1 ]
罗学超 [1 ]
朱法海 [1 ]
机构
[1] 江苏省兴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甬优8号; 超高产; 形成规律; 栽培技术;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2.02.075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总结了甬优8号超高产形成规律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结果发现,甬优8号12 750 kg/hm2以上产量结构:有效穗216.75万~228.60万穗/hm2,每穗粒数238.4~265.3粒,总颖花量54 498万~57 504万朵/hm2,结实率84.7%~87.6%,千粒重28.12~28.42 g;甬优8号超高产栽培群体动态特征表现为"前小、中稳、后强",通过稳定穗数、主攻大穗、扩库强源、抗逆防倒等技术途径可以实现超高产。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控制水稻穗形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J].
王智权 ;
刘喜 ;
江玲 ;
刘世家 ;
陈亮明 ;
尹长斌 ;
翟虎渠 ;
万建民 .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27 (01) :5-12
[2]   水稻武陵粳1号高产群体定量化指标与精确栽培技术 [J].
张洪程 ;
霍中洋 ;
许轲 ;
高辉 ;
吴桂成 ;
张春华 ;
董洋阳 ;
肖跃成 ;
王宝金 .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39 (04) :60-63
[3]   杂交粳稻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J].
沙安勤 ;
卞卫东 ;
周有炎 ;
樊宝贵 ;
王洁 ;
刘国林 .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07) :69+72-69
[4]   “甬优8号”性状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J].
张海林 ;
沈金娣 ;
顾雪根 ;
顾建平 ;
胡惠根 ;
朱燕芬 .
上海农业科技, 2008, (02) :38+30-38
[5]   两个杂交粳稻组合超高产生长特性的研究 [J].
李杰 ;
张洪程 ;
钱银飞 ;
郭振华 ;
陈烨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李德剑 ;
华正雄 ;
沙安勤 ;
周有炎 ;
刘国林 .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 (02) :179-185
[6]   优质高产杂交晚粳“甬优8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J].
周华成 ;
马荣荣 ;
王晓燕 ;
章志远 ;
陆永法 ;
李信年 ;
蔡克锋 .
上海农业科技, 2010, (02) :36-37
[7]   水稻超高产栽培模式及系统理论的研究进展 [J].
龚金龙 ;
张洪程 ;
李杰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李德剑 ;
华正雄 ;
沙安勤 ;
周有炎 ;
罗学超 ;
刘国林 .
中国水稻科学, 2010, 24 (04) :417-424
[8]   杂交粳稻13.5thm-2超高产群体动态特征及形成机制的探讨 [J].
张洪程 ;
吴桂成 ;
李德剑 ;
肖跃成 ;
龚金龙 ;
李杰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高辉 ;
魏海燕 ;
沙安勤 ;
周有炎 ;
王宝金 ;
吴爱国 .
作物学报, 2010, 36 (09) :1547-1558
[9]   超级稻生态育种及超高产栽培特征与途径的研究进展 [J].
龚金龙 ;
张洪程 ;
李杰 ;
常勇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魏海燕 ;
李德剑 ;
李邴维 ;
沙安勤 ;
周有炎 ;
罗学超 ;
刘国林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 13 (01) :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