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杂交品系种子活力的比较

被引:1
作者
徐本美
顾增辉
孙宪国
候秀果
陆百成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植物园
[2] 北京市红星人民公社科技站
关键词
种子活力; 活力指数; 杂种; 生活力; 杂交种; 麦类作物; 小麦; 生物指标; 发芽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种子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只有使用优质的种子才能提高再生产水平.评价种子的优劣,测定其发芽率(即生活力Viability),目前已是一种常规手段,但这只是检验种子质量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在测定发芽率的同时,对种子活力(Vigor)进行测定.种子活力遗传的最大潜力(例如种子发芽力)是由基因控制的,育种家们最有可能去提高这种遗传潜力,并在此过程中淘汰活力低的繁殖系.1977年在国际种子检验协会代表大会上通过的种子活力基本定义是:"种子活力是指决定种子在发芽和出苗期间的活性强度及特性的综合表现","其表现良好的称之为高活力种子,表现差的称之为低活力种子".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20 +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测定种子活力方法之探讨——Ⅲ.人工加速老化法 [J].
郑晓鹰 ;
任祝三 ;
郑光华 .
种子, 1982, (04) :31-34
[2]   虫萤光素酶系的制备及性质 [J].
王维光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2, (04) :38-41
[3]   关于种子活力的问题 [J].
傅家瑞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0, (04) :13-17+44
[4]  
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M].[加]比尤利(J·D· Bewley);[英]布莱克(M· Black) 著;何泽瑛等 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