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群体性事件类型化及发展趋向
被引:47
作者
:
王赐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人民日报内参部
王赐江
机构
:
[1]
人民日报内参部
来源
:
长江论坛
|
2010年
/ 04期
关键词
:
群体性事件;
类型化;
发展趋向;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
030603 ;
0838 ;
摘要
:
根据目标指向的不同,可将群体性事件分为"基于利益表达的群体性事件"、"基于不满宣泄的群体性事件"和"基于价值追求的群体性事件"。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已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向:(一)在实施主体上,从"特定群体"到"不特定多数人";(二)在发生地域上,从"村落乡镇"到"城市社区";(三)在诉求目标上,从"利益表达"到"不满宣泄";(四)在动力机制上,从"压迫—反应"到"不满—刺激—攻击";(五)在策略技术上,从"依法抗争"到"暴力抗争"。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尽快开启越来越逼近的制度出口.[N].单光鼐;.南方周末.2010,
[2]
群体性涉访事件处置研究.[M].邱志勇等; 著.群众出版社.2006,
[3]
社会心理学.[M].(美)ElliotAronson;(美)TimothyD.Wilson;(美)RobinM.Akert著;侯玉波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周永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周永康
[J].
求是,
2010,
(04)
: 3
-
6
[5]
“接点政治”: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县域分析——一个分析框架及以若干个案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勇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48
(06)
: 2
-
7
[6]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于建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
于建嵘
[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
(06)
: 114
-
120+160
[7]
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集体行动:对过去三十年间三次集体行动浪潮的一个回顾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能
[J].
学海,
2009,
(04)
: 146
-
152
[8]
政法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
罗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罗干
[J].
求是,
2007,
(03)
: 3
-
10
[9]
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基于H县农民维权抗争的考察
于建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
于建嵘
[J].
学海,
2006,
(02)
: 26
-
32
[10]
群体性事件与法治发展的社会基础
邱泽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北京
邱泽奇
[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5)
: 54
-
59+96
←
1
2
→
共 11 条
[1]
尽快开启越来越逼近的制度出口.[N].单光鼐;.南方周末.2010,
[2]
群体性涉访事件处置研究.[M].邱志勇等; 著.群众出版社.2006,
[3]
社会心理学.[M].(美)ElliotAronson;(美)TimothyD.Wilson;(美)RobinM.Akert著;侯玉波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周永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周永康
[J].
求是,
2010,
(04)
: 3
-
6
[5]
“接点政治”: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县域分析——一个分析框架及以若干个案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勇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48
(06)
: 2
-
7
[6]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于建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
于建嵘
[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
(06)
: 114
-
120+160
[7]
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集体行动:对过去三十年间三次集体行动浪潮的一个回顾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能
[J].
学海,
2009,
(04)
: 146
-
152
[8]
政法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
罗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罗干
[J].
求是,
2007,
(03)
: 3
-
10
[9]
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基于H县农民维权抗争的考察
于建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
于建嵘
[J].
学海,
2006,
(02)
: 26
-
32
[10]
群体性事件与法治发展的社会基础
邱泽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北京
邱泽奇
[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5)
: 54
-
59+96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