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微信:中国人的“在世存有”
被引:129
作者
:
孙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孙玮
[
1
,
2
]
机构
:
[1]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2]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来源
:
学术月刊
|
2015年
/ 47卷
/ 12期
关键词
:
微信;
新媒体;
移动场景;
实践的地方;
节点主体;
在世存有;
D O I
:
10.19862/j.cnki.xsyk.2015.12.001
中图分类号
: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
050302 ;
摘要
:
存在现象学的技术论,打破了现有新媒体研究以技术为手段、以社交为功能的基本预设。因此,微信不只是个体之间的连结,也不仅是为达致共识而进行的交流。微信是随身携带的"移动场景",通过日常生活的惯习性使用,建构了全球化时代的"实践的地方"感,人们通过多个"节点主体"实现在世存有。微信呈现了群体的共同在场,创造了人类社会一种崭新的"共在"感,在当前的中国社会状况中,构成了人们的"在世存有"。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8
页数:1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