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关于深海锰结核中“纳米级超微生物化石”的思考和建议》一文

被引:2
作者
林承毅
张富生
边立曾
陈建林
沈华悌
韩喜球
机构
[1] 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3]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中华微放线菌,太平洋螺球孢菌,深海锰结核,超微生物,超微生物化石;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1997.02.012
中图分类号
Q911 [普通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本文详细讨论了东太平洋深海锰结核中新发现的中华微放线菌和太平洋螺球孢菌究竟是不是超微生物。首先,它们是笔者根据形态、结构和元素成分作为超微生物化石进行鉴定的。其次,透射电子显微像中可以清楚地区分出完整的微生物结构,包括菌丝、孢子、孢囊和菌落等。它们之间的尺寸比例也是适当的。此外,透射电子显微像还揭示,深海锰质叠层石的纹层就是这些超微生物韵律性生长的结果,与滨海叠层石中的纹层十分相似。笔者认为,已知微生物的最小尺寸不能作为否定新发现的超微生物化石的依据。本文还讨论了超微生物化石的术语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深海锰结核——核形石的新类型 [J].
边立曾 ;
林承毅 ;
张富生 ;
杜德安 ;
陈建林 ;
沈华悌 .
地质学报, 1996, (03) :232-236+291
[3]   深海锰结核中微生物的分类及串珠状超微生物化石的研究 [J].
林承毅 ;
张富生 ;
边立曾 ;
周旅复 ;
陈建林 ;
沈华悌 .
科学通报, 1996, (09) :821-824
[4]   深海锰结核的描述方法及术语 [J].
边立曾 ;
林承毅 ;
张富生 ;
周旅复 ;
张孟群 ;
沈华悌 ;
陈建林 ;
韩喜球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2) :109-113+115-116
[5]   深海锰结核中螺旋状超微生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张富生 ;
边立曾 ;
林承毅 ;
周旅复 ;
杜德安 ;
陈建林 ;
沈华悌 ;
韩喜球 .
高校地质学报, 1995, (01) :109-116
[6]  
微生物学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周德庆著, 1993
[7]  
微生物学进展[M]. 农业出版社 , 樊庆笙,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