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7
作者
覃莉
何涛
熊静芳
陆汉明
杨莉
郑艳燕
阮冲
雷珍莲
机构
[1]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意外伤害; 流行病学特征; 危险因素; 初中生;
D O I
10.16190/j.cnki.45-1211/r.2007.06.007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初中生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初中生意外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南宁市9所中学的初中3个年级1202名学生在3个月中意外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意外伤害发生率为23.8%,男生(27.23%)高于女生(20.17%)(P<0.005);前3位伤害依次为跌伤(39.51%)、扭伤(34.27%)、碰伤(28.67%);主要意外受伤发生地点为学校(38.3%),其次为其它公共场所(23.8%)和家中(23.4%)。性别、民族、日常照看人、父亲学历、某些健康相关问题、窒息、运动时间等因素与初中生发生伤害有关。结论:影响初中生伤害发生的因素众多,预防和控制初中生伤害的关键要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针对有关危险因素,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975 / 9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黄石市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J].
吴晓红 ;
陈建华 ;
杨楚春 ;
肖少卿 .
疾病控制杂志, 2004, (06) :591-592
[2]   初中生伤害流行病学特点调查分析 [J].
贾存显 ;
赵仲堂 ;
薄其贵 ;
刘红梅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02) :141-143
[3]   青少年学生伤害调查及负担分析 [J].
黄万琪 .
中国公共卫生, 2002, (06) :115-116
[4]   青少年伤害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胡利人 ;
陈观进 ;
刘君澜 ;
汤洪伟 .
现代预防医学, 2000, (02) :154-157
[5]   2553名7~16岁儿童伤害的现况分析 [J].
李丽萍 ;
黄革 ;
马小红 ;
罗家逸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9, (01) :28-31
[6]   流行病学知识问答 [J].
张经坤 ;
王珊珊 ;
曾光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8, (01) :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