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旋标记方法研究环境诱变剂对健康人红细胞膜动态性质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李小洁
何润根
贾文英
忻文娟
王英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2]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 自旋标记; 环境诱变剂; 人血红细胞膜; 动力学性质;
D O I
10.13671/j.hjkxxb.1988.04.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健康人的完整血红细胞膜用脂肪酸自旋标记物Ⅰ(12,3)和Ⅰ(1,14)标记,测得其ESR波谱·氟化钠、重铬酸钾、丝裂霉素C和秋水仙素等环境诱变剂较显著地改变膜的序参数S和旋转相关时间,尤在膜表层,S和明显增大。温度曲线表明,人血的完整红细胞膜的相变点在膜表层和深层分别是38℃和40.0℃。在诱变剂作用下,膜类酯的动力学性质有明显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53 / 4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氟化钠与强致突变物联合诱致的高等植物细胞微核效应 [J].
王英彦 ;
汤大友 .
环境科学学报, 1986, (02) :240-245
[2]   用脂肪酸自旋标记研究中国地鼠肺正常细胞V和癌变细胞V-B膜的流动性 [J].
赵保路 ;
张清刚 ;
张建中 ;
忻文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2, (11) :686-689
[3]  
自旋标记ESR波谱的基本理论和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张建中等 编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