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侵蚀区恢复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郑华
欧阳志云
易自力
赵同谦
王效科
苗鸿
彭廷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2] 湖南农业大学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北京
[4] 北京
[5] 长沙
关键词
森林恢复; 物种多样性; 生物学特性; 侵蚀红壤;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4.04.035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研究了南方红壤丘陵区不同森林恢复类型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并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了10种土壤生物学指标对多样性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样地中物种多样性以天然次生林最高。不同土壤生物学指标对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响应不尽相同,其中土壤有机质、微生物生物量碳、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微生物总数、脲酶、酸性磷酸酶等7个指标随着灌木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而得到改善;细菌数量和酸性磷酸酶随乔木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而增加;放线菌数量和多酚氧化酶随灌木个体数的增加而增加;真菌数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随乔木个体数的增加而减少;转化酶与物种多样性指数没有直接线性关系。最后建立了上述9个指标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数学模型。保护和提高南方红壤丘陵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能促进部分土壤生物学活性指标的改善和生态功能的恢复。灌木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在人工造林恢复植被过程中应予以重视,它对于土壤生物学肥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总结与思考 [J].
卢宗凡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1) :10-14
[2]   亚高山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吴彦 ;
刘庆 ;
乔永康 ;
潘开文 ;
赵常明 ;
陈庆恒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6) :648-655
[3]   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影响机制及有关假说 [J].
黄建辉 ;
白永飞 ;
韩兴国 .
生物多样性, 2001, (01) :1-7
[4]   种、种的多样性及退化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维持研究 [J].
赵平 ;
彭少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1) :132-136
[5]   不同栽杉代数根际土壤肥力及生物学特性变化 [J].
杨玉盛 ;
俞新妥 ;
邱仁辉 ;
傅瑞树 ;
陈光水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1999, (03) :23-27
[6]   影响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因素探讨 [J].
杨玉盛 ;
邱仁辉 ;
俞新妥 .
自然资源学报, 1998, (01) :34-39
[7]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Ⅰ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上) [J].
马克平 .
生物多样性, 1994, (03) :162-168
[8]  
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M]. 中国标准出版社 , 董鸣主编, 1997
[9]  
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李阜棣等主编, 1996
[10]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关松荫 编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