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发现区和潜在区气源成因

被引:18
作者
龚建明 [1 ]
张敏 [2 ]
陈建文 [1 ]
李谨 [3 ]
陈立英 [1 ]
成海燕 [1 ]
机构
[1]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2]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气源成因; δ13C; 烃类气体; 模拟; 东沙海域; ODP 204航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4.4 [石油和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824 ;
摘要
为探讨天然气水合物发现区的气源成因,对ODP 204航次4个站位58个沉积物样品进行5个温度点的生气量模拟实验,对各温度点产生的气体进行同位素测定。测试结果显示,在低温阶段(25℃、35℃、45℃),甲烷的δ13C明显偏大,一般大于-40‰,显示出热解成因气的特征;而高温阶段(55℃)甲烷的δ13C为-75.5‰,显示出明显的生物成因气的特征。结合东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区气源成因的讨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天然气水合物的气源成因受控因素多,需要综合多种指标进行判别。
引用
收藏
页码:415 / 4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初探 [J].
吴能友 ;
张海啟 ;
杨胜雄 ;
梁金强 ;
王宏斌 ;
苏新 ;
卢振权 ;
付少英 ;
张光学 ;
陆敬安 .
天然气工业, 2007, (09) :1-6+125
[2]   Cascadia边缘与天然气水合物共生沉积物中有机质碳、氮同位素组成及意义 [J].
于晓果 ;
李家彪 ;
龚建明 ;
陈建芳 ;
金肖兵 ;
YoungJoo Lee ;
李宏亮 ;
徐杰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5) :421-429
[3]   海底沉积物中不同形式烃类气体的地球化学意义 [J].
付少英 .
地学前缘, 2005, (03) :253-257
[4]   天然气水合物成因探讨 [J].
狄永军 ;
郭正府 ;
李凯明 ;
于开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1) :138-143
[5]   海底水合物地球化学探测方法的试验研究 [J].
卢振权 ;
吴必豪 .
现代地质, 2002, (03) :299-304
[6]   生物气模拟生成实验及地层中生物气生成量之估算 [J].
陆伟文 ;
海秀珍 .
石油实验地质, 1991, (01) :6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