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酮拌种对小麦条锈病菌叶部侵染过程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商鸿生
杨渡
李振歧
机构
[1] 西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研究室
关键词
吸器母细胞; 锈菌侵染; 抑制作用; 基因互作; 侵染过程; 小麦条锈病菌;
D O I
10.13926/j.cnki.apps.1987.03.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供试小麦种子用干拌法施药,在一叶期接种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毒性小种,用整叶透明染色方法研究三唑酮拌种对条锈菌叶部侵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初生吸器形成开始,三唑酮对吸器产生和菌落扩展表现出多方面的影响.拌种植株叶片中条锈菌侵染菌丝的生长和分枝严重受阻,吸器母细胞和吸器形成显著减少,菌落亦不再进一步分化,多数侵染点还出现寄主细胞坏死。这些组织病理学变化与抗病品种的过敏性坏死反应很相似.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三唑酮(粉锈宁)拌种控制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初步研究 [J].
陈扬林 ;
谢水仙 ;
孙永厚 ;
秦海阔 .
植物保护学报, 1982, (04) :265-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