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热带地区弃荒农田次生植被恢复特点

被引:24
作者
杨小波
吴庆书
机构
[1] 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口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植被演替; 弃荒农田; 海南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研究了海南岛热带地区弃荒农田次生植被恢复特点 ,结果表明在热带多雨地区弃荒农田的植被演替过程中 ,植物种数增加的速度较快 ,α多样性指数的增加是比较明显的 ;β多样性变化较强烈的阶段是在草本植物群落与灌丛的过渡区 ,这说明在弃荒农田的植被恢复过程中 ,草本植物群落与灌丛生态过渡区是植物种类增加较快和更替较快的区域。比较弃荒农田植被类型的植物成分百分比与典型原始林和次生林的现有植物成分的百分比 ,预计热带多雨地区弃荒农田 10 0~ 12 0年可达到次生密林
引用
收藏
页码:477 / 4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土壤因子对次生森林群落演替的影响
    安树青
    王峥峰
    朱学雷
    刘志礼
    洪必恭
    赵儒林
    [J]. 生态学报, 1997, (01) : 47 - 52
  • [2] 论季雨林的水平地带性
    王伯荪
    [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87, (02) : 154 -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