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壳炭制备高表面活性炭活化方法比较

被引:32
作者
李梦青
范壮军
周亚平
周理
机构
[1]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2] 天津大学理学院!天津
关键词
高表面活性炭; 气相氧化; KOH活化; 甲烷吸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424.1 [活性炭];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以海南产椰壳炭和越南产椰壳炭为原料,探讨多种活化方法对活性炭结构的影响.900℃下气相氧化、铁催化氧化均得到比表面高于2200m2g的活性炭.磷酸钾催化氧化制备的活性炭,微孔较少,比表面达2300m2g.越南椰壳炭的炭化程度低,KOH值接活化的产品微孔较少,中孔较多,比表面较低.用KOH活化海南椰壳炭,得到微孔发达的活性炭,中孔较多,但经过进一步炭化以后再用KOH活化,比表面积可以提高.KOH活化的收率高于气相氧化法.500℃下用磷酸、氯化锌活化越南炭化料,孔结构没有显著的变化.测定25℃下甲烷在活性炭样品上的吸附,表明甲烷吸附量随活性炭微孔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Dynamics of natural gas adsorption storage systems employing activated carbon [J].
Mota, JPB ;
Rodrigues, AE ;
Saatdjian, E ;
Tondeur, D .
CARBON, 1997, 35 (09) :1259-1270
[2]   Microporous activated carbons from a bituminous coal [J].
CarrascoMarin, F ;
AlvarezMerino, MA ;
MorenoCastilla, C .
FUEL, 1996, 75 (08) :96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