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破坏前的状态——对讨论华北克拉通破坏问题的一个建议

被引:28
作者
翟明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华北; 克拉通; 破坏前的状态;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8.04.007
中图分类号
P547 [历史大地构造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生代华北克拉通破坏是目前引人关注的研究课题。鉴于目前一些文章在表达克拉通状态时引用的地质图件不准确,忽略了华北克拉通从古至今的不同阶段的演化,不能正确的表达克拉通在破坏之前或之后的状态,本文强调华北克拉通破坏前的状态是研究的重要基础。华北克拉通是经历过多期克拉通化形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16 / 5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华北克拉通构造活化的动力学机制与模型
    林舸
    赵崇斌
    肖焕钦
    陈广浩
    闫义
    张德圣
    刘士林
    陈运平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 (02) : 133 - 142
  • [2]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构造事件
    翟明国
    彭澎
    [J]. 岩石学报, 2007, (11) : 2665 - 2682
  • [3] 华北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的不均一性:来自橄榄石的组成填图结果
    张宏福
    英基丰
    汤艳杰
    张瑾
    赵新苗
    牛利锋
    肖燕
    苏本勋
    [J]. 岩石学报, 2006, (09) : 2279 - 2288
  • [4] 前寒武纪大陆地壳地质构造演化研究进展与问题
    钱祥麟
    李江海
    程素华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2) : 145 - 153
  • [5] 中国东部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的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圈地幔的形成年龄和减薄作用的制约
    支霞臣
    秦协
    [J]. 岩石学报, 2004, (05) : 3+1 - 9
  • [6]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过程与机制:中生代火成岩和深源捕虏体证据
    许文良
    王清海
    王冬艳
    裴福萍
    高山
    [J]. 地学前缘, 2004, (03) : 309 - 317
  • [7] 汉诺坝地区下地壳与壳-幔过渡带岩石波速实验研究
    樊祺诚
    隋建立
    张宏福
    翟明国
    谢鸿森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2, (10) : 88 - 91
  • [8] 华北陆块基底构造格局及早期大陆克拉通化过程
    李江海
    钱祥麟
    黄雄南
    刘树文
    [J]. 岩石学报, 2000, (01) : 1 - 10
  • [9] 华北克拉通上地幔不均一性及其起源:钕同位素证据
    刘建忠
    欧阳自远
    张福勤
    王世杰
    [J]. 科学通报, 1998, (20) : 2229 - 2232
  • [10] 中国早前寒武纪麻粒岩
    沈其韩
    [J]. 地球科学进展, 1992, (01) : 95 -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