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旱塬旱作苹果园水分生产力与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

被引:7
作者
王亚莉
李军
王学春
张社红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陇东旱塬; 旱作苹果园; WinEPIC模型; 水分生产力; 土壤干燥化;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11.08.024
中图分类号
S661.1 [苹果];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目的】揭示苹果园地土壤干燥化发生规律及土壤干燥化对果园生产力的长远影响。【方法】在WinEPIC模型模拟精确度验证的基础上,应用该模型模拟研究了1960~1999年期间陇东旱塬旱作苹果园地水分生产力变化动态和土壤干燥化效应。【结果】(1)1960~1999年模拟研究期间,果树产量在10龄达到最高值26.83t/hm2后,呈显著波动下降趋势;23~40龄,低产果园(年产量小于18 t/hm2)占71%,且随降水量的变化呈不稳定波动趋势,平均值为16.47 t/hm2。(2)1~23龄苹果园地年耗水量均高于同期降水量,0~10 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呈显著降低趋势,其中,1~10龄与11~23龄0~10 m土层土壤干燥化速率分别为94.42和22.6 mm/a;24~40龄苹果园地年均耗水量与同期降水量基本相当,土壤有效含水量为70~240 mm,随生长期与降水量的变化稳定波动。(3)苹果园地0~2 m土层土壤湿度随降水量的变化波动明显;2~10 m土层土壤湿度逐年降低,干层逐年加深和加厚,12龄果园干层已达10 m,此后各树龄土壤湿度逐渐趋于凋萎湿度直到24龄达到稳定。(4)土壤干燥化强度由无干燥化(1~6龄)-轻度干燥化(7龄)-中度干燥化(8~9龄)-严重干燥化(10~11龄)-强烈干燥化(12龄以后)而逐渐加强,以至24龄以后形成稳定的强烈干燥化状态。【结论】陇东旱塬西峰地区旱作苹果园地土壤水分合理利用年限为23~24年。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40+146 +14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黄土高原沟壑区果园还耕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J].
车升国 ;
郭胜利 ;
高会议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04) :71-75+89
[2]   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水分变化 [J].
冉伟 ;
谢永生 ;
郝明德 .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04) :229-233
[3]   黄土高原不同密度刺槐(Robinia pseudoacia)林地水分生产力与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 [J].
李军 ;
王学春 ;
邵明安 ;
赵玉娟 ;
李小芳 .
生态学报, 2008, (07) :3125-3142
[4]   半湿润易旱区红富士苹果园初夏土壤理化特性及施肥研究 [J].
刘利花 ;
范崇辉 ;
张立新 ;
韩明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02) :28-32
[5]   丘陵沟壑区苹果树滴灌试验及节灌制度研究 [J].
周振民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7) :2720-2724
[6]   陇东黄土高原土壤干旱特征分析 [J].
郭海英 ;
赵建萍 ;
韩涛 ;
万信 ;
黄斌 .
土壤通报, 2007, (05) :873-877
[7]   利用EPIC模型模拟北京春播紫花苜蓿的当年生长 [J].
春亮 ;
杨桂霞 ;
辛晓平 ;
唐华俊 ;
王尔大 .
华北农学报, 2007, (S1) :163-166
[8]   黄土高原不同干旱类型区苜蓿草地深层土壤干燥化效应 [J].
李军 ;
陈兵 ;
李小芳 ;
程积民 ;
郝明德 .
生态学报, 2007, (01) :75-89
[9]   黄土高原苹果基地土壤干燥化原因及其对策 [J].
殷淑燕 ;
黄春长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2) :76-80
[10]   黄土高原地区EPIC模型数据库组建 [J].
李军 ;
邵明安 ;
张兴昌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8)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