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地区全新世泥炭剖面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16
作者
赵红艳
王升忠
李鸿凯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
[3] 吉林长春
关键词
泥炭; 痕量元素; 常量元素; 气候变化; 长白山; 全新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长白山地区是中国泥炭分布集中地区之一。本文选择长白山地区典型的泥炭剖面———大桥剖面 ,探讨其沉积物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对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指示作用 ,并与该区另一代表剖面———金川泥炭剖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泥炭中常量元素含量最大值出现在 195cm ,向上、向下都减少 ,铁含量与灰分、容重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说明它主要来源于灰分 ;由于泥炭和砂土的基本性质 ,如容重、灰分、pH值有很大的区别 ,泥炭层微量元素大于下部砂土的含量 ,亚表层微量元素含量最高 ,这与灰分、纤维含量正好相反 ,与 pH值剖面变化一致 ;沉积物容重、灰分、pH值、Ca/Mg以及元素的富集因子、泥炭中总碳含量在剖面上的变化 ,显示很强的一致性 ,据此反映该区经历了早 ( 11880~ 76 0 0aBP)、中 ( 76 0 0~ 2 4 80aBP)、晚 ( 2 4 80~ 0aBP)全新世三个环境阶段 ,其结论与前人通过孢粉、同位素手段分析得到的金川泥炭剖面环境变迁规律相同 ,从而说明它们可以作为研究环境变迁的敏感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55 / 3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太阳辐射驱动气候变化的泥炭氧同位素证据 [J].
洪业汤 ;
刘东生 ;
姜洪波 ;
L.Zhou ;
J.Beer ;
朱泳煊 ;
冷雪天 ;
李汉鼎 ;
秦小光 ;
洪冰 ;
王羽 ;
林庆华 ;
曾毅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6) :527-531
[2]   吉林金川泥炭纤维素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序列与东北季风区五千多年来的环境变迁 [J].
王志国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8, (01) :54-56
[3]   东北地区泥炭微量元素的研究 [J].
张桂荣 ;
白燕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4) :104-107
[4]  
Atmospheric Lead Deposition from 12,400 to ca. 2,000 yrs BP in a Peat Bog Profile, Jura Mountains, Switzerland[J] . D. Weiss,W. Shotyk,A. K. Cheburkin,M. Gloor,S. Reese.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199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