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城市主义规划运动再审视

被引:16
作者
宋彦 [1 ,2 ,3 ]
张纯 [4 ,5 ]
机构
[1] 深圳大学城市规划系
[2] 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3] 北京大学-北卡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管理联合研究中心
[4]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5]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新城市主义; 社区规划; 反蔓延; 社会融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1 [规划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新城市主义规划运动,旨在通过塑造良好的城市物质和社会空间,达到抑制城市蔓延、促进社会多元化的目标。本文对新城市主义政策在美国实施近30年以来是否已经达到其目标进行反思与评估,发现新城市主义社区虽然改善了社区内部物质空间的设计,但并不能彻底促成城市宏观空间结构的根本性改变和城市社会多元群体的真正融合;新城市主义设计促使房价增长更形成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空间分隔。这说明,即使社区物质空间按照新城市主义原则来设计,也未必能实现其所倡导的社会融合与和谐的目标。文章最后对新城市主义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新城市主义及精明增长之解读 [J].
唐相龙 .
城市问题, 2008, (01) :87-90
[2]   美国“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发展观解读 [J].
王丹 ;
王士君 .
国际城市规划, 2007, (02) :61-66
[3]   关于“新城市主义”的批判性思考附视频 [J].
刘铨 .
建筑师, 2006, (03) :50-53
[4]   从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潮谈我国城市规划和发展 [J].
郑晓东 .
中国房地信息, 2004, (11) :22-23
[5]   新城市主义的理念与实践、理想与现实 [J].
王慧 .
国外城市规划, 2002, (03) :35-38
[6]   “新城市主义”与美国社区设计的新动向 [J].
邹兵 .
国外城市规划, 2000, (02) :36-38+43
[7]  
Neighborhood-Level Social Diversity: Insights from Chicago[J] . Emily Tale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 2006 (4)
[8]  
Measuring Urban Form: Is Portland Winning the War on Sprawl?[J] . Yan Song,Gerrit-Jan Knaap.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 2004 (2)
[9]  
New urbanism and housing values: a disaggregate assessment[J] . Yan Song,Gerrit-Jan Knaap.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2003 (2)
[10]  
New Urban and Standard Suburban Subdivisions: Evaluating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Goals[J] . Barbara B. Brown,Vivian L. Cropper.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 20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