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缩血管活性肽类物质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29
作者
杜协彬
张军
齐越峰
许锐
朱吉武
孙树椿
机构
[1] 普宁华侨医院骨科
[2] 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
[3] 辽宁省抚顺市第三医院
[4] 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 广东普宁
[5] 广东普宁
关键词
颈椎病; 椎动脉供血不足; 神经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1.55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探索缩血管活性肽类物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时的变化情况及病理意义。方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组 30例 ,正常组 30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中医手法治疗。正常组和治疗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空腹取静脉血进行神经肽类物质NPY、ET、CGRP、ANP放射免疫检测。结果 治疗前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浆NPY、ET、ANP明显高于正常组 ,而CGRP的含量则低于正常组 (P <0 0 5)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浆NPY、ET、ANP含量降低 ,CGRP的含量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缩血管活性肽类物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时可能起重要的神经 体液调节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椎动脉与颈交感神经的解剖关系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学中意义 [J].
张军 ;
齐越峰 ;
孙树椿 .
中国骨伤, 2001, (12) :33-34
[2]   内皮素-1与心肌电活动、心肌缺血的关系 [J].
林丽 ;
袁文俊 .
心脏杂志, 2000, (05) :398-400
[3]   交感神经因素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J].
于腾波 ;
夏玉军 ;
周秉文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0, (03) :28-30
[4]   大鼠心冠状动脉系统神经肽Y年龄变化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J].
徐鹏霄,李红,李积胜,赵根然,凌凤东 .
神经解剖学杂志, 1995, (03) :235-23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