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41
作者
廖曰文
章燕妮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狭义; 广义; 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态文明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不加区分乱用势必会造成逻辑混乱。作为广义意义上的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其内涵至少要从自然观、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四个方面来把握。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它对于我国走出生态困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77 / 3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生态文明建设初探附视频 [J].
于维民 .
开发研究, 2008, (03) :59-62
[2]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若干思考——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体会 [J].
顾栋 .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1) :12-17
[3]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 [J].
俞可平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4) :4-5
[4]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张慕津; 贺庆堂; 严耕;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  
生态文明论.[M].姬振海; 主编.人民出版社.2007,
[6]  
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M].(美)艾恺(Alitto;G.S.)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