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生产率的经济学背景及其内涵分析

被引:21
作者
张丽峰 [1 ,2 ]
机构
[1] 北京联合大学
[2]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碳生产率; 经济学背景; 内涵;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一方面要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减少碳排放。而碳生产率能够将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不仅是低碳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衡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提高碳生产率。目前关于碳生产率的研究主要侧重实践层面,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因此,本文从碳生产率的经济学背景、经济内涵、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低碳经济实践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 [J].
潘家华 ;
庄贵阳 ;
郑艳 ;
朱守先 ;
谢倩漪 .
国际经济评论, 2010, (04) :88-101+5
[2]   怎样发展中国的低碳经济 [J].
潘家华 .
中国市场, 2010, (11) :61-65
[3]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碳生产率分析 [J].
何建坤 ;
苏明山 .
中国软科学, 2009, (10) :42-47+147
[4]   经济增长理论生态要素的缺失及其重构 [J].
毕秀水 .
学习与探索, 2004, (06) :107-109
[5]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分析[D]. 张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6]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CHANGE [J].
ROMER, PM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 (05) :S71-S102
[7]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
ROMER, PM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 (05) :1002-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