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杆菌耐喹诺酮类机理研究

被引:10
作者
肖永红
王其南
彭明利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
[2] 重庆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重庆
关键词
伤寒杆菌; 喹诺酮类; 耐药机理; DNA旋转酶; 膜通透性;
D O I
10.13461/j.cnki.cja.002834
中图分类号
R966 [分子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以伤寒杆菌临床分离的喹诺酮类敏感株 S2 75与其诱导耐药株 RG1 与 RG2 ,对有关伤寒杆菌耐喹诺酮类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伤寒杆菌 S2 75相比较 ,RG1 与 RG2 对喹诺酮类、四环素、氯霉素敏感性明显降低 ,对头孢唑林 ,亚胺培南敏感性有所增加。喹诺酮类对 DNA旋转酶活性 5 0 %抑制剂量 ,RG1 与RG2 较 S2 75呈 3~ 8倍增加 ,S2 75与 RG1 、RG2 旋转酶亚单位交叉重建及 DNA旋转酶 A亚单位基因 (gyr A)喹诺酮耐药决定区 PCR- RFL P分析表明 A亚单位变异为耐药原因之一。细菌对氧氟沙星聚积测定 ,RG1 与RG2 分别为 S2 75之 1/ 2与 1/ 8,经 CCCP处理后 ,分别上升为 S2 75原水平与 S2 75之 1/ 2水平。外膜蛋白分析示 RG2 5 5 k D蛋白带消失 ,同时伴生化反应改变。表明伤寒杆菌耐喹诺酮类机制存在 DNA旋转酶变异 ,药物主动外运及外膜通透性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462 / 46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上海部分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J].
汪复,朱德妹,张婴元 .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6, (03) :148-151
[2]   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 [J].
肖永红,佐藤谦一,北村昭浩,王其南 .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6, (02) :65-69
[3]  
Active efflux mechanisms for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Levy S B.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 1992
[4]  
Clinical isolateof porinless Salmonlla typhi resistant to high level ofchloramphenicol. Toro C S,L obos S R,Calderon L,et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