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制浆蒸煮终点预测方法

被引:7
作者
李向阳
朱学峰
黄道平
刘焕彬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关键词
制浆; 蒸煮; 人工神经网络; Kappa值; H因子; 径向基函数网络;
D O I
10.16866/j.com.app.chem2001.02.005
中图分类号
TS74 [制浆工艺];
学科分类号
082201 ; 082903 ;
摘要
在分析常用蒸煮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制浆蒸煮过程建模方法。与BP神经网络相比 ,RBF神经网络具有最佳逼近能力、收敛速度快和不存在局部极小点等优点 ,因而选用了RBF神经网络作为建模工具。在决定RBF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变量时 ,充分利用了现场可测量的物理量和制浆蒸煮过程知识 ,其输入变量比常用蒸煮模型增加了硫化度和木片合格率 ,其输出变量采用实际过程测量所需的终点H因子的对数 ,这样就减少了RBF神经网络的规模 ,提高了训练速度。对工厂的实际数据应用表明 ,该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传统的Hatton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推理控制综述 [J].
柴天佑 ;
王伟 .
信息与控制, 1998, (03) :47-55
[2]   关于硫酸盐法蒸煮数学模型的若干问题 [J].
管永刚 .
中国造纸, 1997, (02) :57-60
[3]   过程控制中的软测量技术 [J].
于静江,周春晖 .
控制理论与应用, 1996, (02) :137-144
[4]  
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M].张乃尧;阎平凡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  
工业过程高级控制.[M].邵惠鹤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6]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M].薛定宇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7]  
过程控制及仪表.[M].邵裕森 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8]  
现代数值分析.[M].李庆扬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9]  
过程控制.[M].金以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10]  
碱法蒸煮实用技术.[M].管永刚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