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上奥陶统—下志留统页岩气聚集条件

被引:97
作者
聂海宽 [1 ]
张金川 [2 ]
包书景 [1 ]
边瑞康 [1 ]
宋晓蛟 [3 ]
刘建斌 [4 ]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3] 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综合物探大队
[4]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国际钻井公司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有利区带; 上奥陶统; 下志留统; 页岩气;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25处野外露头的观测、采样以及吸附气含量、地化参数和物性参数等测试分析,研究了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上奥陶统—下志留统黑色页岩的沉积相、厚度及分布、有机质类型及含量、成熟度、孔隙度和含气量等页岩气成藏条件。与美国主要产气页岩相比,研究区发育的页岩具有沉积相有利、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成熟度高、孔隙度高和含气量高等特点,具备页岩气藏发育的良好地质条件。此外,建立了预测页岩气藏发育有利区的参数模型,采用综合信息叠合法预测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上奥陶统—下志留统页岩气藏的有利发育区位于川南-黔北、鄂西-渝东和川(渝)东北-鄂西北等地。在各个有利区的具体指标中,川南-黔北有利区具有较高页岩含气量,是目前勘探较为现实的地区。根据实测含气量,采用体积法计算研究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页岩气资源量为(2.2~8.5)×1012m3,中值为5.3×1012m3。
引用
收藏
页码:335 / 34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和海相油气地质.[M].马力[等]著;.地质出版社.2004,
[2]   四川盆地奥陶系油气勘探前景 [J].
黄文明 ;
刘树根 ;
马文辛 ;
王国芝 ;
张长俊 ;
曾祥亮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3) :461-473
[3]   页岩气储层类型和特征研究——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古生界为例 [J].
聂海宽 ;
张金川 .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03) :219-225+232
[4]   中国南方海相层系天然气烃源新认识及其示踪体系 [J].
刘文汇 ;
王杰 ;
腾格尔 ;
张殿伟 ;
饶丹 ;
陶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6) :819-825
[5]   四川地区志留系页岩气成藏的地质背景 [J].
朱炎铭 ;
陈尚斌 ;
方俊华 ;
罗跃 .
煤炭学报, 2010, 35 (07) :1160-1164
[6]   中国上扬子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形成条件及特征 [J].
董大忠 ;
程克明 ;
王玉满 ;
李新景 ;
王社教 ;
黄金亮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3) :288-299+308
[7]   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地区分析 [J].
蒲泊伶 ;
蒋有录 ;
王毅 ;
包书景 ;
刘鑫金 .
石油学报, 2010, 31 (02) :225-230
[8]   页岩气成藏控制因素及中国南方页岩气发育有利区预测 [J].
聂海宽 ;
唐玄 ;
边瑞康 .
石油学报, 2009, 30 (04) :484-491
[9]   中上扬子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 [J].
陈波 ;
皮定成 .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 (03) :15-19+1
[10]   中、上扬子地区地质结构类型与海相层系油气保存意义 [J].
沃玉进 ;
汪新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2) :17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