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高等体育教育功能 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

被引:19
作者
宗华敬
陆宗芳
机构
[1] 天津体育学院院长办公室
[2] 天津师范大学田径科研部 天津
[3] 天津
关键词
高等体育教育; 竞技体育; 人才培养;
D O I
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02.01.020
中图分类号
G807.4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0303 ;
摘要
从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中竞技体育体制及其运行方式、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融合、发掘高等体育教育功能 ,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三个方面对国内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中竞技体育的人才培养体制现状、存在问题和进一步发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如何在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中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设想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1+67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影响我国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质量的主成因素分析[J]. 段健芝,邱晓军.山西体育科技. 2001(01)
[2]  
影响我国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质量的主成因素分析[J]. 段健芝,邱晓军.山西体育科技. 2001 (01)
[3]   对我院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的审度与思考 [J].
张健 ;
张世林 ;
邹国忠 ;
王鲁宁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1, (01) :23-25
[4]   高等院校在江苏新世纪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策 [J].
孙雯 ;
刘斌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1, (01) :26-28
[5]   学校课余训练水平不高问题何在 [J].
徐锋 .
中国学校体育, 2001, (01) :38-38
[6]   高校办队操作中的四对矛盾 [J].
夏祥鹤 ;
曹景伟 .
中国学校体育, 1998, (04) :40-41
[7]   对普通高校与体校联合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思考 [J].
张瑞林 .
中国学校体育, 1998, (04) :38-39
[8]   具有武汉体育学院特色的“亦读亦训”模式的构建及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J].
叶国雄 ;
葛新发 ;
谢雪峰 ;
彭希仲 ;
易名农 ;
李宁 ;
邹克宁 ;
徐茂卫 ;
李双成 ;
杨云兰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6, (04) :1-5
[9]   关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优化模式的思考 [J].
唐仁基 ;
王志斌 ;
胡正观 .
体育学刊, 1995, (04) :78-81
[10]   试析我省的各级训练体制及输送成才情况——对安徽省1984—1989年723名优秀运动员的调查和研究 [J].
穆广才 ;
李燕 .
安徽体育科技, 1990, (0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