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50
作者
王云才
史欣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传统地域; 文化景观; 现代化; 空间特征; 动态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6.1 [园林艺术];
学科分类号
1403 ;
摘要
在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商业化为主的"四化"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影响的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保护继承与创新发展、地方性与国际化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发生较大的变化,呈现出不同作用过程下不同的空间特征和不同的形成机理。本文立足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建立,提出了过滤与分离、适度与协调、保护与维护、培育与参与的调控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上海市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评价 [J].
王云才 .
地理研究, 2009, 28 (02) :284-292
[2]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 [J].
王云才 ;
石忆邵 ;
陈田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0 (01) :18-24+51
[3]   江南水乡古镇城市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以乌镇、西塘、南浔三镇为例 [J].
王云才 ;
李飞 ;
陈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6) :700-703
[4]   江南古镇商业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浙北三镇为例 [J].
王云才 ;
石忆邵 ;
陈田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49-54
[5]   北京市郊区传统村落价值评价及可持续利用模式探讨——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为例 [J].
王云才 ;
郭焕成 ;
杨丽 .
地理科学, 2006, (06) :735-742
[6]   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特征与整体保护机制 [J].
王云才 ;
陈田 ;
郭焕成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6) :708-712
[7]   文化遗址的景观敏感度评价及可持续利用——以新疆塔什库尔干石头城为例 [J].
王云才 ;
陈田 ;
石忆邵 .
地理研究, 2006, (03) :517-525+564
[8]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J].
万荣荣 ;
杨桂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3) :475-480
[9]   国外乡村城市化研究的起源、进展与比较 [J].
税伟 ;
陈烈 ;
任杰 ;
张启春 .
世界地理研究, 2005, (01) :67-72
[10]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镇用地与农业用地的景观斑块特征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J].
袁艺 ;
谢锋 ;
史培军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83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