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大豆早熟品种主长发育特点和产量形成规律的探讨——Ⅰ 东北地区大豆早熟品种生长发育的若干特点

被引:15
作者
董钻
董加耕
裘碧梧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
关键词
早熟大豆; 生育天数; 积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在辽宁沈阳地区三年的田间试验和室内测定,探讨了大豆早熟品种的生育天数、农艺性状、器官平衡、单株生产力、产量构成。随着播期延迟,早熟品种始花前缩短天数较多,始花后缩短天数较少,主茎节数略有减少,单株生物重稍有增加。早熟品种的经济系数高于晚熟品种,在密度增加一倍的情况下,其单位面积产量不亚于晚熟品种。
引用
收藏
页码:265 / 2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大豆器官的形态建成 [J].
朱之垠 .
大豆科学, 1983, (01) :31-38
[2]   大豆早熟高产品种的生理基础 [J].
王彦丰 .
中国油料, 1981, (01)
[3]   大豆品种生产力的比较研究 [J].
董钻 ;
宾郁泉 ;
孙连庆 .
沈阳农学院学报, 1979, (01) :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