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内照射犬肝的生物学效应—肝、脾、淋巴结、骨髓及血清酶的变化

被引:4
作者
胡宏楷
吴孟超
舒鸿逵
张秀忠
屠振兴
谢企良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2] 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3] 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理疗科
关键词
微波内照射; 单极同轴天线; 滤泡数; 皮质与髓质; 体液免疫; 高热气囊肿;
D O I
10.16781/j.0258-879x.1985.06.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道采用单极同轴天线插入犬肝行微波内照射实验研研。输入功率为60w,作用时间为单根天线插两次,每次照射3分钟;术后2小时、7天、14天和28天,将犬分别处死,取肝,脾和肠系膜、肝门及胸骨后淋巴结活检并作骨髓涂片,与未作微波照射犬取同种组织对照。肠系膜淋巴结的滤泡数,其皮质与髓质的比值;和脾脏滤泡数等术前及术后比铰,相差非常显著。提示微波内照射后机体的体液免疫有增加现象。 肝组织形态变化分三个区:坏死区、纤维肉芽组织区和活肝区。发现坏死区内有较多高热气囊肿形成。降低输入功率后,可避免较大的气囊肿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347 / 350+404 +404-4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大鼠肝癌侵入性微波治疗实验研究 [J].
胡宏楷 ;
屠振兴 ;
吴孟超 ;
谢企良 ;
章太戊 ;
吴源源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4, (01) :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