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声导致小鼠脑损伤的生化指标研究

被引:7
作者
牟翔
陈景藻
李玲
邱建勇
贾克勇
机构
[1]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陕西 西安
关键词
次声;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脑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目的 研究次声影响小鼠脑组织的生化指标。方法 BALB/C小鼠暴露于 16Hz、声压 90dB次声, 2h/d,分别作用 1、 7、 14、 21和 28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小鼠脑中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的表达。结果 次声作用一定时间后, GFAP阳性星形细胞主要分布在海马、皮质、下丘脑等脑区,且随次声作用天数增加, GFAP阳性星形细胞数目增多。结论 GFAF阳性细胞的增加可以证实次声对以上这些脑区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J].
马志明 .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9, (04) :207-210
[2]   8Hz次声作用后大鼠脑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 [J].
袁华 ;
陈景藻 ;
李玲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1999, (02) :31-33+66
[3]   次声的产生及生物学效应 [J].
陈景藻 .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1999, (01) :9-14
[4]   不同声强8Hz次声对小鼠学习能力的影响 [J].
王斌 ;
陈景藻 ;
易南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7, (05) :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