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品种抗感玉米粗缩病毒与过氧化物酶关系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梁琼
侯明生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植保系
[2]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植保系 湖北武汉
[3] 湖北武汉
关键词
玉米; 玉米粗缩病毒; 过氧化物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31 [玉米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研究选取对玉米粗缩病毒(MRDV)表现抗病、中感及高感3个不同类型的代表性品种,分析了三叶期、五叶期室内盆栽及抽穗期田间采取的病叶及健康玉米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旨在研究玉米品种抗感病性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及感染病毒后的诱导抗病性机理。结果表明:玉米三叶期、五叶期及抽穗期,感病品种的POD酶活性大于抗病品种,显示玉米叶片内的POD含量与品种的感病性有相关性。发病后,各品种酶活性均上升,抗病品种上升幅度最大,说明防御酶POD的应激表达与品种的抗病性相关;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抽穗期,抗病品种健叶具有一条Rf0 261差异酶带,而感病品种则没有,这一特异蛋白带的组成型表达显示出与品种抗病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价品种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指标之一。发病后,抗病品种及中感品种又新增一条酶带,Rf为0 471;三叶期及五叶期,抗病品种同样都比感病品种多出现一酶带区,进一步证明了在玉米植株体内存在与抗玉米粗缩病毒相关的POD同工酶,这一结果将为抗病育种提供极有价值的生理生化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546 / 5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玉米腐霉菌茎腐病抗性机制研究 [J].
纪明山 .
植物病理学报, 2001, (04) :374-375
[2]   芸苔链格孢菌毒素对白菜细胞膜透性、SOD酶和POD酶活性的影响 [J].
董金皋 ;
樊慕贞 ;
韩建民 ;
刘书华 ;
曹丽慧 .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02) :138-141
[3]   感染SMV后大豆种皮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变化 [J].
郑翠明 ;
滕冰 ;
高凤兰 ;
吴宗璞 .
中国农业科学, 1999, (01) :99-101
[4]   接种大豆花叶病毒后、大豆叶片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蛋白组份的变化 [J].
庄炳昌 ;
徐豹 ;
廖林 .
植物病理学报, 1993, (03) :71-75
[5]   CR704玉米与SC704玉米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生理指标分析 [J].
刘双俊 ;
兰庭瑶 ;
柯贤波 ;
马立群 ;
王主选 .
八一农学院学报, 1990, (01) :59-61
[6]   接种烟草花叶病毒后不同抗性番茄品系叶片可溶性蛋白组成的变化 [J].
许仁林 ;
易琼华 .
植物病理学报, 1989, (02) :79-85
[7]  
现代植物生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合生主编, 2002
[8]  
蛋白质电泳实验技术[M]. 科学出版社 , 郭尧君编著, 1999
[9]  
植物诱导抗病性原理和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董汉松 主编, 1995
[10]  
植物抗性生理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刘祖祺,张石城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