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期间与非典后期居民相关健康行为比较

被引:16
作者
吕书红 [1 ]
田本淳 [1 ]
杨廷中 [2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
[2] 浙江大学医学院
关键词
非典; 健康行为; 疫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5 [卫生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非典(SARS)期间与非典后公众相关健康行为改变的情况。方法于2006年3月在广州、太原和杭州市,选择2003年SARS疫情流行强度高和低(无病例或散在发生)的街道各1个,每个街道中各选择1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随机调查100人。各地再选择1个郊区县,每个县中随机抽取2个乡,每个乡抽1个村,每村随机调查100人。并调查部分职业人群,每省调查800人左右,共计2 400人。对城乡居民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询问调查,职业人群由被调查者本人自填问卷。用EPIDATA2.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目前饭前总是洗手、便后总是洗手的比例与SARS期间比较有所提高,分别从39.6%和54.3%提高到42.8%和58.8%;总是运动锻炼的比例基本未变,但是与SARS期间比较,较多运动的比例从36.1%下降到32.5%;总是/较多开窗通风和主动寻求健康信息的比例有所降低;在外出就餐的人群中,总是和较多使用公筷者非典期间为12.1%和24.8%,现在分别为11.2%和22.7%。SARS期间13.2%的人使用消毒液洗手,现在仅为4.9%。结论SARS疫情的流行,使公众的健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今后应适度提高公众的危险意识感,并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持和外部压力包括制度建设,以促使其采纳和保持健康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960 / 96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北京和天津居民“非典”相关知信行调查 [J].
王芳 ;
张晶 ;
杨艳芳 ;
崔阳 ;
李萍 ;
李佩珍 .
中国健康教育, 2005, (02) :4-7
[2]   SARS危机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J].
陈友华 .
广东社会科学, 2004, (01) :90-95
[3]   “非典”前后上海市民生活卫生习惯的比较分析 [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临床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课题组 .
社会, 2004, (02) :25-27
[4]   北京市居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知识、态度及预防行为调查结果分析 [J].
杨晓辉 ;
姚崇华 ;
王克安 ;
董磊 ;
苏江莲 ;
刘云香 .
中国健康教育, 2003, (12) :18-20
[5]   SARS疫情日报制前后居民卫生行为调查 [J].
谭晓东 ;
李十月 ;
汪春红 ;
陈小清 ;
吴小旻 ;
不详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3, (06)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