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阎村W7孔岩心样品的古地磁学研究

被引:13
作者
葛同明
樊利民
徐行
李素珍
郑洪瑞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广州海洋地质局
[2] 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地层时代; 沉积间断; 第四纪下限;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1991.04.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渭南阎村W7孔岩心地层样品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确定了黄土组、三门组地层的时代。这一地区的黄土/古土壤层形成始于松山反极性时晚期,约为1.1MaB.P.。按照地层样品的剩磁特征和岩性特征对黄土/古土壤层作更精细地划分,这一地区的黄土/古土壤层相当于马兰黄土、离石黄土层,缺失午城黄土。地层的剩磁极性资料表明,三门组地层形成于高斯极性时晚期—松山极性时中期,按照奥尔都维正极性亚时为第四纪下限的年代准则,确定三门组地层的时代为晚上新世。 W7孔岩心的地层样品的剩磁极性序列与已有的地磁极性年代表的磁极性序列大体相当,本项研究也揭示了二个短周期极性事件的存在,位于第5黄土层的安比拉事件(Emperor)发生的年代约为0.445—0.458Ma B.P.。位于第9黄土层的后期哈拉米洛事件(Post-Jaramillo)发生的年代约为0.77—0.81MaB.P.。 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这一地区在松山反极性时中晚期出现过沉积间断,持续时约0.5Ma。 根据W7孔的地层学研究认为,选择以奥尔都维正极性亚时末期的年代(1.60MaB.P.)作为第四纪下限是有利于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7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雷琼地区第四纪地磁极性年表——火山岩钾-氩年龄及古地磁学证据
    葛同明
    陈文寄
    徐行
    李大明
    樊利民
    李齐
    文思郁
    王昕
    [J].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05) : 550 - 558
  • [2] 兰田段家坡黄土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
    岳乐平
    [J]. 地质论评, 1989, (05) : 479 - 488
  • [3] 武家堡剖面古地磁新资料
    孙建中
    赵景波
    魏明建
    葛同明
    文思郁
    樊利民
    耿和平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88, (05) : 44 - 48+36
  • [4] 我国黄土古地磁学研究新进展
    岳乐平
    [J]. 地质论评, 1985, (05) : 453 - 460
  • [5] 中国陆相新第三系的初步划分与对比
    李传夔
    吴文裕
    邱铸鼎
    [J].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4, (03) : 163 - 178+257
  • [6] 洛川黄土沉积层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葛同明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4, (01) : 37 - 44
  • [7] 地质年代表[M]. 地质出版社 , (英)W.B.哈兰德等著, 1987
  • [8] 黄土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等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