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代际收入流动实证研究——基于Jorgenson-Fraumeni未来终生收入的估算

被引:5
作者
丁亭亭 [1 ]
王仕睿 [2 ]
于丽 [3 ]
机构
[1]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2]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3] 不详
关键词
代际收入流动; Jorgenson-Fraumeni收入法; 非线性代际收入流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1988年、1995年、2002年及2007年独生子女样本,使用Jorgenson-Fraumeni未来终生收入法,旨在更加精确地估算中国城镇的代际收入流动水平,并分析其时间趋势、群体分布特点。研究发现:第一,基于该方法得到的未来终生年收入均值可最大程度显著减小父代收入测量误差导致的向下偏误。第二,我国城镇代际收入流动水平趋于下降,收入结构趋于固化,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代际收入弹性系数范围分别为(大于0.262)、(大于0.483)、(0.466,0.544)以及(0.483,0.554)。第三,中国城镇的代际收入流动水平呈现非线性特征,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之间代际收入流动差别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趋势与内在传递机制 [J].
陈琳 ;
袁志刚 .
世界经济, 2012, 35 (06) :115-131
[2]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经验与针对性 [J].
蔡昉 .
经济学动态, 2011, (12) :4-9
[3]   分位数回归技术综述 [J].
陈建宝 ;
丁军军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8, (03) :89-96
[4]   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 [J].
尹恒 ;
李实 ;
邓曲恒 .
经济研究, 2006, (10) :30-43
[5]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 [J].
王跃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1) :96-108+207
[6]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 [J].
王海港 .
经济科学, 2005, (02) :18-25
[7]   Life-cycle variation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urrent and lifetime earnings [J].
Haider, Steven ;
Solon, Gary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6, 96 (04) :1308-1320
[8]  
Is America becoming more equal for children? changes in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low- and high-income status[J] . Yunju Nam.Social Science Research . 2003 (2)
[9]   REGRESSION TOWARD MEDIOCRITY IN ECONOMIC STATURE [J].
ZIMMERMAN, DJ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 (03) :409-429
[10]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IN THE UNITED-STATES [J].
SOLON, G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 (03) :39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