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与经济增长质量耦合协调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85
作者
徐雪 [1 ,2 ]
王永瑜 [1 ]
机构
[1] 兰州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2] 兰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甘肃金融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 经济增长质量; 耦合协调;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基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经济增长质量的丰富内涵,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经济增长质量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1-2018年中国31省区市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经济增长质量三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进行量化,并结合面板Tobit模型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1省区市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经济增长质量三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中,三系统综合水平都相对较高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三系统综合水平较低,绝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全国三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偏低,研究期内呈现缓慢上升并趋于稳定的发展趋势。从空间演变来看,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规律,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发展格局,但耦合协调度的省际差异在逐步缩小,均衡发展趋势有所显现。(3)在全国层面,政府能力、交通基础设施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增长及劳动力质量对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城乡收入差距则不利于三系统的协调发展。(4)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乡村公路、人口城市化和乡村包容性经济增长 [J].
江鑫 ;
黄乾 .
南方经济, 2020, (04) :62-83
[2]   特色小镇的定位与功能再认识——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J].
王博雅 ;
张车伟 ;
蔡翼飞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01) :140-147
[3]   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融合及协调推进 [J].
丁静 .
社会主义研究, 2019, (05) :74-81
[4]   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发展及影响因素 [J].
周亮 ;
车磊 ;
孙东琪 .
经济地理, 2019, 39 (06) :97-107
[5]   乡村旅游业发展、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河南省嵩县为例 [J].
李俊 ;
王九位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 39 (06) :136-140
[6]   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问题与路径 [J].
李爱民 .
宏观经济管理, 2019, (02) :35-42
[7]   中国城镇化的经济增长与收敛双重效应——基于2000与2010年中国1968个县份空间数据检验 [J].
张莅黎 ;
赵果庆 ;
吴雪萍 .
中国软科学, 2019, (01) :98-116
[8]   中国新型城镇化在“十九大”后发展的新态势 [J].
陈明星 ;
隋昱文 ;
郭莎莎 .
地理研究, 2019, 38 (01) :181-192
[9]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融合的逻辑、关键与路径 [J].
陈丹 ;
张越 .
宏观经济管理, 2019, (01) :57-64
[10]   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思考 [J].
许彩玲 ;
李建建 .
经济学家, 2019, (01) :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