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9 条
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与经济增长质量耦合协调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85
作者:
徐雪
[1
,2
]
王永瑜
[1
]
机构:
[1] 兰州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2] 兰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甘肃金融协同创新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
经济增长质量;
耦合协调;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基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经济增长质量的丰富内涵,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经济增长质量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1-2018年中国31省区市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经济增长质量三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进行量化,并结合面板Tobit模型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1省区市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经济增长质量三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中,三系统综合水平都相对较高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三系统综合水平较低,绝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全国三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偏低,研究期内呈现缓慢上升并趋于稳定的发展趋势。从空间演变来看,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规律,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发展格局,但耦合协调度的省际差异在逐步缩小,均衡发展趋势有所显现。(3)在全国层面,政府能力、交通基础设施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增长及劳动力质量对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城乡收入差距则不利于三系统的协调发展。(4)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6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