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黄胸鹀的食性及经济意义
被引:1
作者:
贾相刚
李世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食性分析;
昆虫;
农作物;
动物性;
蜘蛛;
作物;
雏鸟;
杂草种子;
食物种类;
植物性食物;
生态观察;
迁徙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黄胸鵐(Emberiza auraola Pallas)是一种数量较多的小型候鸟,在我国的东北、内蒙以及苏联、蒙古、朝鲜和日本等地繁殖。于我国广东南部,以及中南半岛、印度一带越冬。每年进行一次南北的往返迁徙,途经我国东部各省。无论春季或秋季,它们迁飞到各地的时期,恰是那里农作物播种与成熟季节。结成大群的黄胸鵐在农田中啄食很多谷物,对农业有严重为害。研究黄胸鵐的食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其春秋迁徙时期的食性曾有过报导(寿振黄和刘治庭,1940;刘栭和田鉴明,1959),而关于越冬及繁殖时期的食性却未见过报导。因此,进一步研究黄胸鵐生活中各个时期的食性,对探讨它们的经济意义是很有必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197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