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木蠹蛾潜在分布区预测与分析

被引:10
作者
路常宽 [1 ]
骆有庆 [1 ]
李镇宇 [1 ]
荆玉栋 [2 ]
马超德 [3 ]
徐双民 [3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
[3] 水利部沙棘开发与管理中心
关键词
沙棘木蠹蛾; 沙棘; 分布区; CLIMEX模型;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6.02.019
中图分类号
S763.7 [各种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CLIMEX生态气候模型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甘肃省的南部和中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陕西省和山西省的北部、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北部、辽宁省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四川省的西部部分地区、青海省的东部部分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部分地区是该害虫的适生区,这一地区正是中国沙棘人工林分布面积比较大的区域.在综合分析沙棘灌丛林自然分布、沙棘人工林栽培状况、沙棘木蠹蛾危害状况以及生态气候指数EI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沙棘木蠹蛾是中国“三北”地区的本地害虫,沙棘木蠹蛾的种群爆发是本地害虫危害引入树种的典型例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沙棘木蠹蛾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J].
宗世祥 ;
王涛 ;
骆有庆 ;
路常宽 ;
陈亮 .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04, (02) :31-34
[2]   沙棘木蠹蛾成虫行为学特征及性诱效果研究 [J].
路常宽 ;
宗世祥 ;
骆有庆 ;
许志春 ;
赵怀玉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 (02) :79-83
[3]   褐纹甘蔗象在中国的适生区分析 [J].
荆玉栋 ;
任立 ;
张润志 .
昆虫知识, 2003, (05) :446-449
[4]   浅谈农林害虫治理策略的层次观与相生植保学原理 [J].
张润志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4) :124-126
[5]   沙棘木蠹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J].
田润民 ;
唐蒙昌 .
内蒙古林业科技, 1997, (01) :36-38
[6]   沙棘属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成因 [J].
陈学林,廉永善 .
西北植物学报, 1994, (06) :105-110
[7]   沙棘属植物起源的研究 [J].
廉永善 ;
陈学林 .
甘肃科学(甘肃省科学院学报), 1991, (02) :13-23
[8]   木蠹蛾种类及其分布的初步考察 [J].
方德齐 ;
陈树良 .
山东林业科技, 1984, (04) :44-46
[9]   榆林地区五种木蠹蛾鉴别 [J].
胡忠朗 ;
陈孝达 ;
杨鹏辉 .
陕西林业科技, 1984, (03) :33-36
[10]  
殷秀琴主编.生物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