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榴辉岩及其成因的若干问题

被引:5
作者
胡克
张树业
机构
[1]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
关键词
榴辉岩; 蓝闪石; 柯石英; 高压变质带; 华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榴辉岩是华中高压变质带的特征岩类之一。根据其共生的矿物组合可划分出四类榴辉岩:角闪(蓝闪)榴辉岩,蓝晶石榴辉岩、柯石英榴辉岩和石英榴辉岩。其中蓝闪榴辉岩主要分布于团麻断裂以西地区;柯石英榴辉岩均出露于团麻断裂以东地区。根据矿物对地质温压计和变质矿物组合估测,西部地段榴辉岩的形成条件为p=1.1~1.5GPa,t=540~600℃,中东部地段榴辉岩为p≥2.5GPa,t=700~800℃。 根据岩石组合、矿物组合和构造环境分析,绝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榴辉岩与围岩经历了相同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是同一构造运动旋回中不同构造部位的变质产物。蓝闪榴辉岩和柯石英榴辉岩的地质环境和退变质作用特征具有重要的大地构造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地幔的成分与岩石学[M]. 地震出版社[澳大利亚]林伍德(A·E·Ringwood), 1981
  • [2] Coesite and pure pyrope in high-grade blueschists of the Western Alps: a first record and some consequences[J] . Christian Chopin.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4 (2)
  • [3] Kyanite-eclogite to amphibolite fades evolution of hydrous mafic and pelitic rocks, Adula nappe, Central Alps[J] . Christoph A. Heinrich.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