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形态对中后期小麦根际土壤氮转化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王小纯 [1 ]
李高飞 [1 ]
安帅 [1 ]
熊淑萍 [2 ]
马新明 [2 ]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小麦; 氮素形态; 根际土壤; 氮素转化微生物; 土壤酶;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0.06.043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硝态氮、铵态氮和酰胺态氮对豫麦34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氮素转化相关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氮素转化不同微生物生理类群活性及酶活性差异显著,其活性大小顺序为: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脲酶>蛋白酶>亚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蛋白酶、亚硝化细菌及氨化细菌活性从拔节期开始逐渐升高,于花后14天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脲酶活性在拔节期最高,逐渐降低,至花后14天最低,之后又略有回升。氮素形态对小麦根际土壤氮素转化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因生育期、微生物生理类群而异。综合比较分析表明,铵态氮促进土壤有机氮的分解利用,促进氨转化为NO3-,抑制反硝化作用引起的氮素损失,酰胺态氮次之,硝态氮最差。
引用
收藏
页码:204 / 207+245 +2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外来入侵植物的氮代谢及其土壤氮特征 [J].
李伟华 ;
张崇邦 ;
林洁筠 ;
杨潮杰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8, (04) :321-327
[2]   氮素形态对专用小麦中后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J].
马宗斌 ;
熊淑萍 ;
何建国 ;
马新明 .
生态学报, 2008, (04) :1544-1551
[3]   化感水稻根际微生物类群及酶活性变化 [J].
胡开辉 ;
罗庆国 ;
汪世华 ;
林旋 ;
林文雄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6) :1060-1064
[4]   氮素营养水平对小麦根际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郭天财 ;
宋晓 ;
马冬云 ;
查菲娜 ;
岳艳军 ;
张煜 ;
李耀昭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3) :129-131+140
[5]   土壤反硝化酶活性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和文祥 ;
魏燕燕 ;
蔡少华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21-124
[6]   氮素形态对不同专用型小麦根系及氮素利用率影响的研究 [J].
马新明 ;
王志强 ;
王小纯 ;
王书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4) :655-658
[7]   温度、水分及不同氮源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J].
张树兰 ;
杨学云 ;
吕殿青 ;
同延安 .
生态学报, 2002, (12) :2147-2153
[8]   北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土壤氨挥发的原位测定 [J].
王朝辉 ;
刘学军 ;
巨晓棠 ;
张福锁 .
生态学报, 2002, (03) :359-365
[9]   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 [J].
朱兆良 .
土壤与环境, 2000, (01) :1-6
[10]   化感物质对土壤硝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J].
黄益宗 ;
冯宗炜 ;
张福珠 .
土壤与环境, 1999, (03) :20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