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对流成岩作用的基本特征与研究意义

被引:28
作者
刘立
于均民
孙晓明
杨庆杰
机构
[1] 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2] 西北地质研究所!甘肃兰州
[3]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大港
[4]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关键词
热对流; 热对流成岩作用; 盆地流体; 热对流的岩石学记录; 自生伊利石的K/Ar年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介绍了热对流产生的条件与地质背景 ,指出火成侵入体、盐丘和活跃断层周围等温线陡倾斜场所易发生热对流成岩作用。综述了岩浆成因热对流的岩石学记录 ,包括热变质作用、突然升温—逐渐降温的自生矿物组合和相对高温的自生矿物类型 ,分析了自生伊利石的 K/Ar年龄在热对流成岩作用研究中的作用。阐述了热对流成岩作用对盆地动力学、砂岩储层和油气运移研究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83 / 58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Petrographic Studies on Hydrothermally Altered Conglomerates at Naer Creek, Sichuan Province, China [J].
Liu Li and Yu Junmi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Journal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1999, (01) :1-6
[2]  
盆地动力学—基本思路与若干研究方法[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李思田等主编, 1999
[3]  
Heterogeneous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diagenetic quartzarenites in the Silurian-Devonian Furnas Formation of the Paraná Basin, southern Brazil[J] . Luiz Fernando De Ros.Sedimentary Geology . 1998 (1)
[4]  
Clastic Diagenesis .2 Wood J R,Heweett T A. .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