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收益分享合同的垃圾源头分类激励机制

被引:2
作者
曹俊 [1 ,2 ]
熊中楷 [2 ]
何志武 [3 ]
机构
[1] 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3] 重庆市垃圾焚烧发电研究院
关键词
收益分享; 垃圾分类; 激励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32 [博弈论];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通过建立两阶段的Stackelberg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固定不可燃垃圾处置费和变动垃圾处置费2种情况下,垃圾发电厂如何制订收益分享合同相关条款,促使居民实行垃圾源头分类,并提高可燃垃圾燃烧热值。结果表明:存在唯一的最优分享比例使得发电厂的收益最大,消费者的选择存在最优的可燃垃圾回收数量和最低垃圾燃烧热值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闭环供应链中再制造产品的价格歧视策略 [J].
曹俊 ;
熊中楷 ;
陶雪飞 ;
李根道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 (09) :30-33
[2]   基于回收努力程度的逆向供应链激励机制设计 [J].
王文宾 ;
达庆利 .
软科学, 2009, 23 (02) :125-129
[3]   闭环供应链中单个寡头制造商的价格和质量水平决策 [J].
曹俊 ;
熊中楷 .
统计与决策, 2009, (01) :163-165
[4]   不对称信息下逆向供应链激励合同研究 [J].
包晓英 ;
蒲云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8, (09) :1717-1720+1732
[5]   垃圾发电遭遇现实尴尬——重庆市垃圾处理情况的调查 [J].
吴桐 .
公民导刊, 2008, (05) :37-38
[6]   上海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及热值分析 [J].
孙晓杰 ;
徐迪民 ;
李雄 ;
李兵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356-360+378
[7]   可燃垃圾的焚烧热值分析 [J].
文科军 ;
吴丽萍 ;
杨丽 ;
王婷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07) :40-42+117
[8]   浅析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及综合处理 [J].
杨育民 .
中国科技信息, 2007, (06) :203-206
[9]   基于二次消费的收益分享合同研究 [J].
熊中楷 ;
曹俊 ;
赵泉午 .
中国管理科学, 2006, (01) :81-87
[10]   基于二次消费且电信运营商占主导地位的收益分享合同 [J].
曹俊 ;
熊中楷 ;
赵泉午 ;
不详 .
系统工程 , 2005, (03) :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