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安徽省地表干湿时空变化及对农业影响

被引:17
作者
马晓群
张辉
机构
[1]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 FAO Penman-Monteith模型; 干燥度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P468.023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并利用安徽省辐射观测资料对其净辐射项进行修正,计算近30年安徽省的参考作物蒸散量。用此计算值和相应时段的降水量计算干燥度(Ia),并进行了基于干燥度指标不同时间尺度的区域地表干湿状况变化分析。分析表明:1971—2000年安徽省年干燥度平均值Ia=1的等值线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该分界线与1000 mm的年雨量线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也具有清晰的农业意义。20世纪70—90年代Ia=1的等值线南北波动,其波动区域正是安徽省江淮分水岭易旱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半湿润区、波动区域和湿润区降水量、参考作物蒸散量和干燥度年代际、年际和半年际的变化趋势及变异率以及逐月干旱频率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83 / 7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近30年中国陆地表层干湿状况研究 [J].
吴绍洪 ;
尹云鹤 ;
郑度 ;
杨勤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3) :276-283
[2]   天津地区蒸发演变及对本地气候干旱化影响的研究 [J].
荣艳淑 ;
屠其璞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4) :575-583
[3]   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用评述 [J].
孟猛 ;
倪健 ;
张治国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6) :853-861
[4]   中国东北地区地表干湿状况的变化及趋势分析 [J].
孙力 ;
沈柏竹 ;
安刚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05) :542-552
[5]   近20年气候变暖对东北农业生产水热条件影响的研究 [J].
王石立 ;
庄立伟 ;
王馥棠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02) :152-164
[6]   近50年来中国干湿气候界线的10年际波动 [J].
杨建平 ;
丁永建 ;
陈仁升 ;
刘连友 .
地理学报, 2002, (06) :655-661
[7]   中国半湿润/半干旱类型及区域划分指标的研究 [J].
张军涛 ;
李哲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3) :230-237
[8]   湿润指数与干操度关系的探讨 [J].
陈建伟,张煜星 .
中国沙漠, 1996, (01) :79-82
[9]   安徽省主要自然灾害及综合减灾战略构思 [J].
张润霞 ;
侯茂生 ;
陈宇卫 ;
刘文龙 ;
汪家庆 .
自然灾害学报, 1994, (01) :15-24
[10]  
中国自然区划概要[M]. 科学出版社 ,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中国自然区划概要》编写组 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