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标准研究

被引:98
作者
郑丙辉
张远
富国
刘鸿亮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标准; 评价方法; 三峡水库; 敏感分区;
D O I
10.13671/j.hjkxxb.2006.06.025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一维水力学模型和30年的系列水文数据,计算了三峡库区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在不同来水条件下的月滞留时间和月平均流速,通过统计不同类型滞留时间和流速的发生概率,综合计算了库区的富营养化敏感指数,对三峡库区水体的敏感类型进行了划分,将库区水体分为河流型、过渡型和湖泊型3种.根据三峡水库营养状态调查结果,统计分析了过渡型和湖泊型水体的营养指标分布概率、富营养化阈值及其与叶绿素a的回归关系,确定了库区过渡型和湖泊型2种水体的营养指标分级标准值,提出了三峡水库营养指标指数值的确定方法和权重大小,对三峡水库不同类型敏感区的营养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评价结果与同期监测的浮游植物密度的相互关系,从而对三峡水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富营养化敏感程度从库尾至库首逐渐增加,三峡库区长江在银杏沱以上江段为河流型水体,在银杏沱至坝前江段为过渡型水体,位于丰都县以下的支流的回水区以湖泊型水体为主.分别制定了三峡水库过渡类型区和湖泊类型区的营养状态标准值,依据该标准所开展的营养状态综合评价结果与浮游植物数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湖泊类型区的营养化程度高于过渡类型区,与三峡水库的现实状态相符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022 / 10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三峡库区富营养化主要诱发因子分析 [J].
李锦秀 ;
廖文根 .
科技导报, 2003, (09) :49-52
[2]   三峡水库重庆段一级支流回水河段富营养化潜势研究 [J].
刘永明 ;
贾绍凤 ;
蒋良维 ;
张士锋 .
地理研究, 2003, (01) :67-72
[3]   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J].
朱茵 ;
孟志勇 ;
阚叔愚 .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1999, (05) :119-122
[4]   中国湖泊和水库的营养分类 [J].
何志辉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987, (01) :1-10
[5]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6]  
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研究.[M].长江水利委员会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7]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金相灿;屠清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