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牛染色体的初步观察

被引:6
作者
陈琳
于汝梁
陈幼春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关键词
海南黄牛; 核型; 细胞遗传学; 着丝点; 近端着丝点染色体; 瘤牛; 帮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随着细胞遗传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家畜细胞遗传学也广泛展开并逐渐应用于畜牧生产的研究,在我国目前已开始应用于对家畜品种资源的考察方面。我国牛种志中把中国黄牛按自然分布及其生态条件概为3大类(1)北部牧区草地黄牛,(2)中部华北农区黄牛;(3)南部亚热带及热带黄牛。这样仅根据所处自然条件及生态环境做品种分类是不够的,还应深入考查其遗传特征。据报道国内外已进行过染色体研究的牛种约50多个。国内在这方面工作还不多。本文以广东海南黄牛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它的染色体特征,试图为确定海南黄牛的品种类型提供细胞遗传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0+59 / 30+5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关于中国牛种分类标准的商榷 [J].
陈幼春 .
中国黄牛, 1987, (02) :10-12
[2]   牦牛、黄牛及其杂交后代犏牛的染色体比较研究 [J].
郭爱朴 .
遗传学报, 1983, (02) :137-143+170
[3]   大额牛核型分析 [J].
单祥年 ;
陈宜峰 ;
罗丽华 ;
曹筱梅 ;
宋继志 ;
曾养志 .
遗传, 1980, (05) :25-27+50
[4]  
中国家畜品种及其生态特征[M]. 农业出版社 , 郑丕留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