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湿地损失补偿机制博弈分析

被引:2
作者
雷智鹢 [1 ]
许长新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2] 河海大学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博弈分析; 湿地补偿; 四层模型; 上海市;
D O I
10.16483/j.issn.1005-9865.2011.04.013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我国河口湿地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针对长江口地区人地矛盾,采用博弈论的方法探讨长江口湿地补偿问题,并以上海市南汇边滩为例,基于多层博弈模型,从湿地补偿资金的来源、运作方式、投向及产生的生态补偿效益进行一个全过程研究。在第一层博弈分析中提出上海市通过圈围滩涂湿地解决人地矛盾,只有通过降低造地成本才能不违反国家相关政策,风险最小。第二层博弈的结果是基层湿地管理单位力图节约造地成本,并获得来自上海市政府的激励性补偿。第三层博弈带来上海市和基层单位在利益上的双赢,但是却损害了湿地的环境功能。为了弥补环境损失,第四层博弈把南汇边滩造地收益中降低的成本用于补偿其它具有湿地功能的湿地,表面上是补偿湿地面积,实质是补偿生态系统的平稳过渡。通过连续分层博弈过程给予了一个处理河口湿地补偿问题的可选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关于我国流域生态保护和补偿的博弈分析 [J].
徐健 ;
崔晓红 ;
王济干 .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9 (01) :91-93
[3]   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J].
陆维研 ;
杨朔 ;
董琰 ;
张硕新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1) :6570-6572
[4]   国内外生态补偿现状及其完善措施 [J].
秦艳红 ;
康慕谊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4) :557-567
[5]   生态补偿机制及其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影响 [J].
籍婧 ;
崔寒 ;
罗琦 .
环境保护科学, 2006, (05) :52-55
[6]   流域生态补偿选择性激励机制——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J].
梁丽娟 ;
葛颜祥 ;
傅奇蕾 .
农业科技管理, 2006, (04) :49-52
[7]   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 [J].
毛显强 ;
钟瑜 ;
张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4) :40-43
[8]  
图说长江河口演变[M]. 海洋出版社 , 恽才兴, 2010
[9]  
21世纪的长江河口初探[M]. 海洋出版社 , 陈吉余, 2009
[10]  
湿地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崔保山,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