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隆起东缘晚石炭—早二叠世华夏植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9
作者
殷长建
孙春林
彭玉鲸
周晓东
赵衍华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
[3]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
[4] 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 吉林长春
[5] 吉林长春
关键词
山秀岭组; 大蒜沟组; 华夏植物群; 敦化隆起;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3.03.001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根据1998年在大蒜沟组首次发现的Neuropteris、Pecopteris、Cordaites等晚石炭—早二叠世华夏植物群以及与下伏地层的整合接触关系,证明开山屯地区晚石炭—早二叠世为连续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大蒜沟组华夏植物群的发现,结合开山屯地区晚二叠世华夏植物群的存在,表明该区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华夏植物就已开始分化、繁衍,成为华夏植物群东北亚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全球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地理分区 [J].
孙克勤 ;
史晓颖 ;
崔金钟 .
植物学通报, 2000, (03) :193-203+217
[2]   关于吉林省延边地区二叠纪地层的思考 [J].
张永焕 ;
彭玉鲸 ;
欧祥喜 .
吉林地质, 2000, (01) :1-12
[3]   吉林省延边地区二叠纪的三类植物群与古陆缘再造 [J].
彭玉鲸,刘爱,李文锁,赵成弼 .
吉林地质, 1999, (01) :2-13
[4]   华夏植物群的起源、演替与分布 [J].
李星学 .
古生物学报, 1997, (04) :11-22
[5]   吉林省晚古生代造山带二叠纪移置地体及古地理原型 [J].
文琼英 ;
张川波 ;
汪筱林 ;
刘爱杨 ;
宝忠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6, (03) :26-33
[6]   吉林延边地区二叠系大蒜沟组■类化石 [J].
孙恒元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0, (03) :257-264+308
[7]   吉林延边地区二叠系研究的进展 [J].
孙恒元 .
地层学杂志, 1988, (03) :202-209+229
[8]   东亚华夏植物群的鳞木类植物 [J].
李星学 .
中国科学, 1980, (02) :166-171
[9]  
吉林省岩石地层[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吉林省地质矿产局编著, 1997
[10]  
中国东北地体与东北亚大陆边缘演化[M]. 地震出版社 , 邵济安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