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波动风险与保险平滑机制:以地震灾害救助为例

被引:14
作者
许闲 [1 ]
张涵博 [2 ]
陈卓苗 [3 ]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
[3] 复旦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巨灾保险; 财政支出; 波动风险; 保险分摊机制;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6.05.003
中图分类号
F812.45 [财政支出]; F842.6 [各种类型保险];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120404 ; 020204 ;
摘要
文章基于我国重大地震灾害易引起财政剧烈波动的现实背景,借鉴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保险机制替代财政救灾的方式,根据我国地震相关历史数据,通过构建地震灾害财政救灾支出负担的积累模型,模拟了在不同保险金额下2014-2020年我国地震灾害财政积累救灾支出负担的变动情况,并以此检验保险如何平滑财政波动风险的事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购买保险可以有效地平滑财政救灾支出的波动性风险,且波动性与保险赔付呈反向关系。在98%的置信区间与10%的赔付率下,100亿元保额的地震保险可以使财政积累救灾负担的上下界各有0.8%和1.2%的下降,而1 000亿元保额则可以基本消除财政救灾支出的波动性风险。文章研究表明,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运行,有助于政府优化灾害管理、提高救灾效率、发挥市场功能和尽快建立巨灾保险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4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超概率曲线方法与经验数据 [J].
许闲 ;
张涵博 .
保险研究, 2013, (09) :75-85
[2]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现实挑战与战略任务 [J].
郑功成 .
中国减灾, 2013, (11) :15-17
[3]   我国财政支出波动对居民消费波动的影响研究 [J].
晏艳阳 ;
宋美喆 .
经济与管理, 2013, 27 (02) :11-16
[4]   2011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 [J].
郑通彦 ;
郑毅 .
自然灾害学报, 2012, 21 (05) :88-97
[5]   我国应急财政资金管理的制度框架设计——基于重大自然灾害的视角 [J].
冯俏彬 ;
刘敏 ;
侯东哲 .
财政研究, 2011, (09) :7-11
[6]   2010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 [J].
郑通彦 ;
赵萍 ;
刘在涛 .
自然灾害学报, 2011, 20 (04) :107-113
[7]   2009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 [J].
郑通彦 ;
李洋 ;
侯建盛 ;
米宏亮 .
灾害学, 2010, 25 (04) :96-101
[8]   2008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 [J].
郑通彦 ;
李洋 ;
侯建盛 ;
米宏亮 .
灾害学, 2010, 25 (02) :112-118
[9]   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 [J].
张培震 .
地震地质, 2008, (03) :577-583
[10]   地震风险可保性局限和对策 [J].
许闲 .
中国保险, 2008, (05)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