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恢复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21
作者
陈晓东
王志农
张宝仁
朱家麟
蔡凯华
丁芳宝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体外循环;
D O I
10.16781/j.0258-879x.1997.s1.032
中图分类号
R654.2 [心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中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对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并评价持续冷血及温血停搏液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猫CPB模型,随机分成单纯CPB(组Ⅰ)、单纯缺血再灌注(组Ⅱ)、持续冷血停搏液灌注(组Ⅲ)及持续温血停搏液灌注(组Ⅳ)4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并对超微结构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组Ⅱ的心肌超微结构变化较心脏缺血期间进一步加重,线粒体基质电子密度明显降低;线粒体内可见到Jenning小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高度肿胀且不规则、基底膜断裂、血管腔明显狭窄;组Ⅲ和组Ⅳ则均为轻度至中度的变化,其中以组Ⅳ变化最轻,线粒体内未见Jen-ning小体形成;糖原颗粒大部分保存较好;升主动脉开放后120min,组Ⅲ及组Ⅳ的心肌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以组Ⅳ最为明显。结论:CPB中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心肌再灌注的30min最为明显,而且以线粒体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改变较为突出;持续冷血和温血停搏液灌注,对心肌均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持续温血停搏液灌注对心肌的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优于持续冷血停搏液灌注。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5+99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