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产冬小麦拔节期分蘖间14C同化物分配及分蘖成穗特性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李永庚
于振文
姜东
余松烈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泰安
[2] 不详
关键词
冬小麦; 分蘖; 14C同化物; 超高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鲁麦 2 2达到 90 0 0 kg/hm2的超高产需依靠一定数量的分蘖穗 ,分蘖穗约占总穗数的 50 %左右。鲁麦 2 2最大分蘖数和鲁麦 14相近 ,但分蘖成穗率显著低于鲁麦 14;不同蘖位分蘖的成穗率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拔节期主茎 14 C同化物只有 2 .2 5%~ 6.0 7%向分蘖转移 ,存留在主茎的 14 C同化物有10 .4 6%~ 12 .72 %转移到籽粒中去 ;成穗分蘖 14 C同化物输出的比例更低 ,不成穗分蘖 14 C同化物向分蘖和主茎输出的比率显著高于成穗分蘖 ,可达总同化量的 2 5%左右。密度越高 ,有效分蘖向主茎和分蘖运输的 14 C同化物的量越少。鲁麦 2 2拔节期 14 C同化能力虽然较强 ,但 14 C同化物向分蘖输出的比例显著低于鲁麦 14,这是其分蘖成穗率低的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517 / 5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小麦幼苗阶段体内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 [J].
徐德平 ;
王世之 .
作物学报, 1987, (03) :177-185
[2]   冬小麦各生育期C-光合产物的分配与再分配 [J].
郝晓玲 ;
苗果园 ;
张云亭 .
华北农学报, 1986, (03) :41-48
[3]   冬小麦千斤栽培技术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 [J].
李丕珩 ;
孙宜男 .
作物学报, 1979, (03) :11-22
[4]   冬小麦农大183分蘖、叶片发生规律与穗部关系的初步研究 [J].
李焕章 ;
苗果园 ;
张云亭 .
作物学报, 1964, (02) :13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