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经济制度演进的实现动力——基于利益主体博弈均衡的视角

被引:5
作者
汪立鑫
伍柏麟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经济制度; 制度博弈均衡; 生产力状况; 意识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349 [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现代制度学派)];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经济制度是由利益主体间的制度博弈均衡所决定的,而决定均衡结果的制度博弈报酬结构又直接取决于生产力状况与政治权力结构,其中生产力状况更为根本,因为它能够改变利益群体间暴力潜能结构进而影响政治权力结构。外部因素可作用于上述决定制度博弈均衡的各环节,并最终导致制度博弈均衡的改变及相应的制度变迁。在局部社会大系统中制度与生产力之间是同一层次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两者由相互促进变成相互制约时,打破僵局就有赖于外部因素的作用。大的基本经济制度变迁往往需要利益群体大规模集体行动来推动,意识形态是克服其中搭便车问题的主要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如何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启发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3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意识形态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初步的框架 [J].
汪立鑫 .
世界经济文汇, 2005, (Z1) :36-41
[2]  
集体行动的逻辑.[M].(美) 奥尔森 (Olson;M.)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  
经济学家应该做什么.[M].(美)布坎南(Buchanan;J.M.)著;罗根基;雷家端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