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出资纠纷司法审裁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38
作者
甘培忠
周淳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隐名出资; 隐名股东; 实际出资人; 股东资格确认; 名义股东; 股东会; 名义出资人; 纠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1.91 [企业法、公司法];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030105 ;
摘要
<正>在公司投资关系中,自然人或企业有时出于特定目的或考虑,选择"藏身幕后",委托他人代持股权,在公司相关文件中记载他人为股东并作成商业登记,造成"名实不符"的现象。公司法律关系本就错综复杂,隐名出资使公司内外部法律关系增添更多模糊性与不确定性。〔1〕实际出资人(又称"隐名股东")与名义出资人(又称"名义股东")之间的关系应如何认定,实际出资人与名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物权法第106条解释论之基础 [J].
叶金强 .
法学研究, 2010, 32 (06) :55-64
[2]   不动产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限度 [J].
朱广新 .
法学研究, 2009, 31 (04) :40-61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理解与适用[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沈德咏, 2009
[4]  
德国资合公司法[M]. 法律出版社 , (德)托马斯·莱塞尔(ThomasRaiser), 2005
[5]  
法学方法论[M]. 商务印书馆 , (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 2003
[6]  
德国民法通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 2003
[7]  
物权变动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肖厚国著, 2002
[8]  
民法物权[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泽鉴著, 2001
[9]  
Model Business Corporation Act[1984],§6.21[b]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