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民意的成长、政治意蕴及政府回应附视频

被引:18
作者
刘力锐
机构
[1]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民意; 成长; 政治意蕴; 政府回应;
D O I
10.13975/j.cnki.gdxz.2009.05.013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的网络民意已经从萌芽阶段走向快速成长阶段,此时更赋予了多方面的政治意蕴。政府对网络民意的回应在现实中基本上形成了无回应、被动回应和主动回应三种类型。回应背后的政府与网民博弈是参与了政府意志、政府力量、网民意愿、网民力量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从整体上看,网络民意尚未得到政府充分或适度的回应,未来公民社会的壮大是改善回应状况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实践中的美国公共政策[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蓝志勇, 2007
[2]  
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JohnClaytonThomas)著, 2005
[3]  
软力量与全球传播[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李希光, 2005
[4]  
公共部门管理[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格罗弗·斯塔林(GroverStarling)著, 2003
[5]  
社会契约论[M]. 商务印书馆 , (法)卢梭(J.J.Rousseau)[著], 2002
[6]  
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M]. 求实出版社 , ()达尔(Dahl, 1989
[7]  
Cyber politics:The ChangingNature ofpower in the Information Age .2 David Rothkop f.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Affairs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