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及近地层能量交换分析

被引:63
作者
李茂善 [1 ]
戴有学 [2 ]
马耀明 [3 ]
仲雷 [3 ]
吕世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山西省临汾市气象局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
边界层结构; 涡旋相关法; 近地层能量交换; 珠穆朗玛峰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4 [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05年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期间的无线电高空探测资料和超声风温仪观测资料,分析了珠穆朗玛峰地区边界层高度、风速、风向和比湿的日变化以及两个海拔高度不同的观测站(珠峰站和曲宗站)的近地层能量交换特征,得到珠穆朗玛峰地区5月份边界层高度日变化比较明显,因冰川风的存在影响了大气边界层,边界层高度最高为3888 m;白天珠穆朗玛峰地区低层都存在逆湿现象。因珠峰站和曲宗站海拔高度、下垫面状况不同,能量交换特征也不同:4~5月份白天珠峰站感热大于潜热,而曲宗站潜热大于感热;珠峰站土壤热通量转为正、负值的时间早于曲宗站。
引用
收藏
页码:807 / 8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监测珠峰
    刘宇
    [J]. 大自然探索, 2001, (11) : 53 - 56
  • [2] 青藏高原地面热源观测研究的进展
    季国良
    钟强
    沈志宝
    [J]. 高原气象 , 1989, (02) : 127 - 132
  • [3] 赵鸣,苗曼倩编著.大气边界层[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
  • [4] 章基嘉等编写.青藏高原气象学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 [5] (苏)特维尔斯戈伊(П.Н.Тверской)著,仇永炎等译.气象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4